近年来,秦淮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紧紧围绕创成“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”目标,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、共同繁荣发展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,着力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,着力打造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实践体验点,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持续推进全区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。
一是聚焦“有形”,推进“非遗”进展馆。通过西藏非遗特展厅,展示民族元素,宣传非遗文化。提供集借阅及休憩功能的书吧,把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到各族群众的日常学习、生活中。每周推出形式丰富的公益课堂,提升文化自信和民族荣誉感,进一步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、生死与共、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。为持续推进非遗文化同民族团结的深度融合,依托各展馆举办“非遗文化节”等多场非遗传统文化活动,传拓技艺、手绘年画、核雕等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新的生机和活力。
二是聚焦“有感”,挖掘“非遗”凝人心。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载体作用,深入开展“非遗购物节”进社区活动,在社区广场设置葫芦、剪纸、木雕、面塑、核雕等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项目作品展示,并邀请群众亲身体验非遗项目制作过程,于润物无声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深入实施文化引领行动,深度挖掘和宣传各民族共居共学、共建共享、共事共乐的鲜活故事,以秦淮区在非遗馆举办的“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乡共井秦淮情”名家讲堂暨微视频大赛颁奖仪式为契机,进一步展示“同乡共井”吉祥物、传播“同乡共井”吉祥物宣传片。
三是聚焦“有效”,弘扬“非遗”促融合。积极开展“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”,协助各族旅游团队解决在南京出游等问题。在加强对内管理和对外服务的同时,及时有效预防和化解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,维护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。坚持把民族团结体现在文艺创作里、渗透在文化传承中,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,发展文化创意产业,开发文化旅游纪念品,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更加精彩绽放,让各族群众游客对伟大祖国、中华民族、中华文化、中国共产党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更加深入。